亦丰策略 首相之位唾手可得?高市终于撕下了假面,向靖国神社“表忠心”

高市终于松了口气亦丰策略。
10月17日,自费向靖国神社献上祭祀费——没有参拜,但动作已经足够到位。这算是在她基本锁定日本首相宝座之后,给国内右翼势力的一颗“定心丸”。
还记得10月初,高市早苗刚胜选自民党总裁时,承诺放弃秋季参拜靖国神社的计划,推迟到合适的时候进行。理由是“为避免激怒中韩”,怕此事失控,演变成和邻国的外交危机。

从“推迟参拜”靖国神社到“自费献金”,高市走的每一步,都是精打细算过的。她之前的克制,是为了过关;而如今的“祭祀费”,则是卸下政治假面,一边向安倍派示忠,一边告诉极右阵营,她从未背离右翼路线,自己在右翼阵营中的地位依旧稳固。
就在几天前,高市早苗还被视作“有名无实的自民党党魁”。自民党与公明党决裂,执政联盟瓦解,她上任伊始就陷入困局。
然而就在此时,日本维新会看准了时机——这个自诩“改革派”的在野党亦丰策略,早已在意识形态上右转,与高市的保守民族主义不谋而合。
两党合计232席左右,距离众议院过半可能仅差一席。只要再拉拢一两个无党派议员,首相选举的胜负几乎没有悬念。换句话说,按照高市现在的盘算,赢面似乎已经十分明朗了。
高市这时候加紧“操盘”,挽救自己出任首相的可能性,靠的是对日本政治生态的“阅读”:公明党的温和退出,为右翼势力让了一条路,此后日本的权力结构会加速右移,这意味着日本的政治中枢几乎被右翼牢牢控制,过去那种“温和制衡”的机制几乎不存在。

靖国神社的问题,不在宗教,而在记忆。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,是日本军国主义的“精神遗迹”。政治人物是否与它保持距离,历来是外交与内政的试金石。
高市早苗当然明白这一点。她没有选择高调参拜,而是自费献上“祭祀费”,这比参拜更狡猾——既能向右翼展示“我还在你们这边”,又能对外宣称“这只是私人行为”。
但日本政治从来没有真正的“私人行为”。尤其当你是即将成为首相的时候亦丰策略。
这场献上“祭祀费”,是一场政治表演:在选战前夜,向保守阵营致意,向权力版图宣誓。
有意思的是,高市最近高喊“Japan Is Back”,语气上在模仿特朗普的“MAGA”,想营造一种“民族复兴”的气势。

维新会与参政党的存在,让她的“复兴梦”显得格外立体——这两个党,一个标榜改革、一个主打排外,合起来刚好构成日本政治的极右翼。
如果三党真走向联合,日本的“中庸派政治”将被正式替换为“身份政治+民族主义”的组合。表面是经济振兴,实际上是“战后体制松动”的信号。
“靖国献金”,只是高市右翼路线的一次开场。接下来,日本的防卫预算能不能大幅增加、宪法第九条是否会迎来修正、对华政策会不会更强硬,这些都可能成为新的拐点。以及台海、南海、钓鱼岛等敏感区域,也可能成为高市政策落地的“指示器”。
高市早苗曾试图以“女性领导人”的形象修饰强硬路线,但现在,她似乎不再需要遮掩。她赢得的是右翼的拥抱,却失去了中间的信任;她稳住的是党内的掌声,却可能打开日本和和中韩外交的裂痕。
当她说“Japan Is Back”的时候,或许真心相信自己在让日本重新崛起。但从历史经验看,这样的口号往往意味着另一种回归——回到未被清算的阴影,回到不愿面对的过去。
只是,这份“表忠心”,恐怕也意味着日本政治再次驶入那条老路。“Japan Is Back”?也许吧。但这一次,日本更像是Back to Trouble。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股点网 从贬低到羡慕!印度决心仿制PL-15导弹 但四大技术瓶颈难突破
- 下一篇:没有了



